1948年10月1日,吳友優出生在海南省海口市長流鎮文圣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忠厚老實的父親和勤勞善良的母親以慈善教育他做人處事的道理,年幼的他在父母的諄諄教誨下識字通文、吟詩作畫,從小就愛上了書法,提起故鄉童年往事,吳友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說:“我的父親是一個嚴師,我的母親是一個慈悲女性,從小就教導我要堂堂正正做人,慈善積德,做一個有出息的人,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我終身難忘。“離家三十年,歸老長流鄉”是他一首詩中的句子,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戀以及落葉歸根的情懷。正如他詩云:歸鄉之路有多長,夢回故里話衷腸;父母恩重情不盡,醉臥桑梓淚一灣。
吳友優從戎26年,曾任廣州軍區軍事法庭庭長等職務,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他自幼酷愛書法,從6歲便開始習字,他極有天賦,每見到毛筆字就比劃練習,日漸癡迷,師從王羲之的筆法、風格,認真研習毛澤東詩詞書法藝術,汲取張芝、張旭、懷素、孫過庭、黃庭堅、于佑任、林散之等大師的精華,鑄就了他堅實的書法根基。加之其書法風云的個性和書藝的大膽創新,使其書法自成一體,形成獨有的風格。他擅長多體,但最擅草書,他的草書一氣呵成,一筆而成,氣勢恢弘,書態大氣磅礴,筆勢飛揚流動。他的書風具有暢達俊逸的筆韻,線條厚實飽滿,遒勁飛動,筆墨變化多姿,斷處氣貫,頓挫穿插,起伏抑揚,連綿回繞,飄逸灑脫,氣度端雅,馳騁不羈。他的書法既有高山般渾厚蒼勁的氣勢,又有流水般溫柔秀雅的情韻,充盈著一股活潑靈動的生機。吳友優詩云:學百家神韻,養自我書風;傳承千古道,揮筆萬里云。
吳友優注重品格修煉,他常說,書法家首先要有好的修為,好人品才有好作品。他喜歡讀書吟詩,研究詩詞韻律,詩當言志,書以抒情,被國際詩詞藝術家聯合會聘為名譽會長。吳友優十分愛學習,苦練字外功夫,每天早上六時起床看書學習,集古今之大觀;晚上伏案看書寫字,有時靈感如潮,通宵達旦揮毫創作,不斷加強學問修養,涵養了靈感詩書氣象萬千的深厚底蘊。正是:聞雞晨練字,伴月夜吟詩;潤我書千卷,報孝筆一枝。因而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已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了《我筆寫我心》系列叢書和《敬書毛澤東詩詞》、《歲月之歌》、《海島鑄軍魂》等二十多本詩文著作。他的詩詞有感而生,由情而發,激情洋溢,想象豐富,氣韻高揚,吐言濺玉,明達曉暢,字字珠璣,詩涵乾坤,書蕩云煙。他告訴我們,一個藝術家要有虛懷若谷的情懷,高格如梅的風范,境界清明,文章道德,靜觀默察,博覽多思,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他每每一剎那的詩書蘊含著春的世界,美的時代,愛的海洋。當你賞析吳友優的作品或觀看他現場創作,就會感受到其詩品如人品,形成一體,其情、意、志、趣、才、智、心、神,無不在詩品中相映成輝。正是:瀟灑靈動書卷氣,恢宏文姿詩含情
吳友優
“靈感書法”創始人
美國東方書畫藝術協會主席
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