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巨,廣東興寧人,1939年11月生,西江大學美術系主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
1964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是廣美第一屆五年制人物科畢業生,畢業后任廣東封開文化館美術干部,美術、攝影創作組組長。
1979年執教于肇慶師范專科學校美術系。1990年12月肇慶師范專科學校并入西江大學,歷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美術系副主任、美術系主任兼總支書記,直至2000年初退休。
1982年到四川阿壩藏族差族自治州,涼山峨邊彝族自治縣、樂山和峨幅山等地寫生考察。
1983年到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半年。并到海南島進行寫生創作。
1985年到浙江美術學院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 國畫系進修研究生課程并到安徽黃山進行寫生創作。
1986年先后到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陜西華山、臨潼兵馬俑、西安、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嘉峪關和玉門關遺址、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布楞寺、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魯番、火焰山、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千佛洞等地寫生考察。
1987年到海南島各地寫生創作。
1988年12月經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具備美術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
1991年10月應邀參加《全國第一屆當代中國山水畫邀請展》開幕式,并到山東濟南、泰山、曲阜、內蒙等地寫生考察。
1996年3月到西安黃帝陵、宜川黃河壺口瀑布、陜北黃土高原、延安等地寫生考察。歷年來漫游祖國名山大川,大江南北、邊陲海島。
1997年到內蒙古各地寫生考察創作。
2000年退休后返聘任教多年。
2004年3月出席炎黃書畫藝術研討會。到桂林陽朔漓江考察觀光。
2006年返聘教2006級至2009級上美術學本科專業(國畫方向)工筆、意筆課程。
2009年到臺灣考察、采風、觀光。
2014年籌備“丹青薪薪傳首啟者作品聯展”。
代表作品:
作品多次參加中外畫展并被收藏,代表作品主要有:《藏族少女》、《藏族小學生》、《草原瑞雪》、《選教具》、《平川錦繡》、《椰林夜色》、《云淡天高》、《椰韻》、《漫漫黃沙路(駝隊)》等,作品《礦山春》1982年獲省美展二等獎。《捕鼠大王貓頭鷹》1980年省科普美展獲三等獎。《椰韻》發表于1991年10月出版的《全國第一屆當代山水畫邀請展作品集》。《漫漫黃沙路(駝隊)》在1992年2月“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中獲榮譽獎,與《少女》、《芭蕉葉下》同時刊入《二十世紀中華畫苑掇英大畫冊》,并被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和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組委會收藏。1992年國畫《東坡居士》在中國·海南首屆“椰風杯”國際書畫篆刻大賽中榮獲銀獎。1995年國畫《汐汐黃沙》 在振興絲綢之路海內外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中榮獲交流金獎。
l994年獲香港新華通訊出版社“榮譽書畫家證”,并應邀到香港訪問,作品《人物》刊入《中國書畫精選》。同時在香港展覽中心展出。1996年作品《邊關明月夜》刊入《中國書畫精選》。1999年國畫《茫茫昆侖》在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中獲特別金獎。2003年國畫《西部風情》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國際書畫交流大展”中榮獲金獎。作品《荷塘翠鳥》參加2005年中韓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中獲金獎。作品《芭蕉葉下聽雨聲》參加2007年中日韓百位書畫名家作品展。
藝術特長、風格和師承關系:
擅長中國人物、兼工山水、花鳥。其畫師承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繼學潘天壽、李可染、李苦禪、葉淺予、黃胄、李震堅、顧生岳等。并聆教及作品示范獲益不少、博取眾長,筆墨瀟灑渾厚,力求形神兼備,作品重意境、情趣、氣韻,講究傳統筆墨技法,并勇于求索創新。現為中國北京海天藝術中心特聘一級畫家,廣東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廣東美協會員,梅州畫院顧問,興寧畫院顧問肇慶美協藝術顧問,1993年被西江大學聘為首屆學術帶頭人。
其簡歷、事跡、成果已編入以下辭書:
《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第二卷下冊)、《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92中國美術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洞格大全》、《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等辭書。
出版有《陳偉巨畫集》,著述有《淺談我校工藝美術設計師資的培訓與培養》、《高原瑞雪》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家輸墨精品集》、《古道駝聲》入編《當代美術》由中華出版社2005年出版、《椰林夜色》入編《現代中國繪畫》(中華出版社2004年出版)、《月朗風清》入編《中國美術選集》(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作品被美國、英國、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地區收藏。
陳偉巨
西江大學美術系主任、副教授
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