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毓山
葉毓山,1935年6月2日出生于四川德陽,1956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生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四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1977年在北京為毛主席紀念堂創作《毛主席坐像》
葉毓山先生的作品題材豐富廣泛,既有革命歷史題材與重大歷史題材,亦有浪漫色彩的抒情的日常生活題材;他的雕塑作品結合東西方雕塑的優秀傳統,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藝術,用西方雕塑結構糅入古代雕塑渾樸古拙之感,以應天合人的中國觀念,展現對象的精神價值與精神意義。1962年,葉毓山完成第一座雕塑《毛主席全身雕像》,在以后的40多年里,共有100多座著名雕塑問世,分別擺放在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他的《歌樂山烈士紀念碑》獲全國城市雕塑最佳作品獎(與江碧波合作);《杜甫》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牌獎。《大地》獲1980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春》《夏》《秋》《冬》獲1987年全國首屆城市雕塑優秀作品獎;《獨立·民主·解放·建設》獲上海全國評選主題雕像一等獎。革命歷史題材雕塑是葉毓山先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毛主席紀念堂毛主席坐像、重慶歌樂山烈士墓群雕、紅軍突破湘江紀念碑等散布國內各地一百四十余件反映中國革命重要史實的雕塑作品,構成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這些作品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具有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價值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葉毓山先生以其杰出的藝術成就榮獲全國“五一”勞動模范獎章、中國文聯造型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雕塑學會藝術終身成就獎,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葉毓山先生長期從事美術創作教學,培養大批的美術人才,對新時期四川美院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體系與方法的學科建構做出突出的重要貢獻。葉毓山先生出版有《豐碑永鑄浩氣長存——葉毓山紅軍長征主題雕塑作品集》。《葉毓山雕塑作品選集》,《歌樂山烈士群雕》專輯、《葉毓山新作介紹》等。
部分藝術作品(圖片轉自雅昌藝術網):
《毛主席像》漢白玉 高350cm 1977年 作者:葉毓山、張松鶴等 立于北京毛主席紀念堂
《春、夏、秋、冬》
《歌樂山烈士紀念碑》 作者: 葉毓山(與江碧波合作) 1985年 立于重慶 獲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獎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青銅 高200cm 1993年立于江西井岡山
《紅軍突破湘江紀念碑》花崗石 1350×400cm 1993-1996年 立于廣西興安縣湘江邊 獲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獎
《舉杯邀明月——李白》漢白玉 高380cm 1996年 立于美國西雅圖、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葉毓山雕塑館
《紅星照耀中國》泥塑小稿 360×3000cm 2009年 立于延安革命紀念館序廳
《新生——新北川抗震紀念主題雕像》 花崗石 高2500cm 2010年立于四川新北川
葉毓山《落霞與孤鶩齊飛》 玻璃鋼仿銅 100×80×30cm 2014年 立于葉毓山雕塑館
葉毓山《八仙》
上海龍華烈士陵園雕塑
葉毓山《血肉長城》
葉毓山《用巨石讓英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