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部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華大地上發(fā)出耀眼的光芒,盛唐的歷史在這里演繹,大漢的馬蹄在這里疾馳,而蜿蜒逶迤的絲綢之路也在這里慢慢的遠去,在那古樸、滄桑而又清脆的駝鈴聲中,大漠孤煙筆直而立。而就在這個由沙漠、戈壁、清泉、溪流、皚皚雪山、長河落日組成的美麗的地域里,生活著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一個古老的民族——藏族。
這是一個能歌善舞,不屈服于自然命運的民族,這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民族,而在畫家李秀峰的筆下,這個粗獷、豪放、堅毅、善良的民族,通過李秀峰的傾情、自然而又不拘一格的描繪,我們仿佛看到了一部厚重、博大、悠遠的人物傳記。
皺紋滿滄桑,笑意布慈祥的老者,粗狂、豪放、憨厚、樸實的漢子,熱情、善良、面如皎月的少婦,羞澀、美麗、純潔如冰山雪蓮的少女,堅強、天真、頑皮如山澗小溪的少年,在李秀峰的筆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就像一部奔騰不息,綿延不止的黃河之水,走過了雪山、走出了戈壁,走向了神州大地。
李秀峰,1948年元月出生于河北省交河縣(今泊頭市)。中國著名的女畫家。被譽為“西部畫家大姐大”。
現(xiàn)為甘肅省美協(xié)專職副主席、甘肅國畫院院長、甘肅省文聯(lián)委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旅游聯(lián)誼中心理事、中國企業(yè)傳媒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徐悲鴻畫院藝委會副主任、甘肅省藝術(shù)專業(yè)高級評審委員會評委、受聘中國國際書畫藝術(shù)研究會理事,瑞典諾貝爾藝術(shù)中心終身畫師。
九歲那年,李秀峰隨父母遷徙到甘肅,她的故鄉(xiāng)交河縣隸屬滄州,河北滄州自古民風淳樸,崇武尚俠,而西部粗獷、豪放、純真、自然的民風,讓她如沐春風、新奇不已,西部,這顆中華大地上璀璨的明珠,這片神奇的熱土,從些就走進了李秀峰的夢境,走進了她的畫筆,她的畫筆以真實的生活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以中國畫寫實精神,用西部固有的寬廣去打開寫實和寫意融合之門,用細膩的筆法通過真實的表情來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用線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
中國畫是線條的藝術(shù),線條作為最基本、最單純、最簡單、最樸素的造型語言,在中國畫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正如石濤所說:“夫一畫,含萬物于中”(《石濤畫語錄·一畫章》)。
在李秀峰的畫中,線條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她畫里的線條并可不僅僅局限在描繪形體,刻畫形象上,通過線條直、曲、斜、彎、淡、重、拖等技法的熟練運用和完美組合,表達出她至善、至真、至美的精神世界,畫如其人,人如其畫。品李秀峰的作品,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幅圖畫,從中可以品味出她激揚的情感,奮發(fā)的精神,不屈不撓、豪放、純真的性格特征。
李秀峰
甘肅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秘書長
甘肅國畫院院長
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